今年7月24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(fā)了《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(yè)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》,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,事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事關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,事關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,事關促進學生全面發(fā)展健康成長,意義重大,影響深遠。
教育部黨組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“雙減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“雙減”文件精神,把落實“雙減”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,列為部黨組和教育督導“雙一號工程”,緊緊抓住文件出臺百日和秋季落實“雙減”第一學期關鍵期,采取百日會戰(zhàn)等一系列有效措施,綜合施策,實時監(jiān)測,全力推進,務求開好局、起好步,取得全面突破。
一、精心謀劃,全面系統部署學校落實“雙減”各項任務
學校在落實“雙減”工作中承擔著重要責任,發(fā)揮著關鍵作用?!半p減”的“一減”是減作業(yè),這需要學校完成和落實;另外“一減”與學校的工作密切相關,需要學校通過做好課后服務、提高教育水平,滿足學生學足學好的需求。落實“雙減”工作的關鍵是做優(yōu)做強學校教育,切實發(fā)揮好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,這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校長、教師充分認識肩負的使命與責任擔當。為推動學校落實“雙減”任務,教育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一是加強統籌部署。今年暑期舉辦了各?。▍^(qū)、市)主管廳長、處長學習研討班,深刻領會“雙減”文件精神,提高政治站位,統一思想認識,謀劃落實舉措。出臺了關于加強作業(yè)管理、做好課后服務、加強考試管理等系列配套文件,提出具體要求,并做了廣泛宣傳。積極探索開展學校暑期托管服務,緩解家長暑期照顧孩子的實際困難。聚焦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,部署面向中小學廣泛開展“基礎教育精品課”遴選工作,激勵教師投身課堂教學,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。加強基礎教育優(yōu)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,推進深化教學改革,發(fā)揮輻射帶動引領作用。進一步精心打造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,著力提供覆蓋各教材版本、各年級、各學科的優(yōu)質課程教學資源和豐富多彩的精品專題教育資源,服務學生自主學習、服務教師改進課堂教學、服務邊遠農村地區(qū)共享優(yōu)質教育資源,也服務疫情常態(tài)化防控背景下“停課不停學”工作。
二是突出工作重點。堅持一手抓減負、一手抓提質,強化“三個提高”:提高作業(yè)管理水平,堅持壓總量、控時間、調結構、提質量,加強學科組、年級組統籌,合理有效壓減學生作業(yè)總量和時長,精準分析學情;提高作業(yè)設計質量,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,切實減輕學生過重作業(yè)負擔;提高課后服務水平,推動校校開展全覆蓋,保證時間“5+2”(每周5天、每天兩小時),豐富內容上水平,吸引學生廣參與,強化條件有保障,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;提高課堂教學質量,注重教研支撐和專家指導,著力強化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,完善教學規(guī)程,創(chuàng)新教學方法,保證學業(yè)質量,努力做到教師應教盡教,促進學生學足學好。
三是健全工作機制。建立了直通20萬所義務教育學校的落實“雙減”工作監(jiān)測平臺,通過學校直報、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、雙周通報、每月調度、新聞發(fā)布、社會監(jiān)督等方式,推動地方教育部門、中小學校認真落實“雙減”任務。健全家校協同育人機制,加強家庭教育指導,通過專題家長會、新媒體等途徑,深入宣傳“雙減”目標、政策和成效,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,并通過網上直接填寫問卷廣泛了解家長感受。健全典型案例定期推廣機制,推廣了51個地方和學校落實“雙減”工作的典型案例,發(fā)揮示范引領作用。
二、積極作為,新學期學校落實“雙減”工作取得明顯成效
新學期開學以來,各地堅持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,始終把做好校內減負提質作為“雙減”工作的治本之策,廣大教師積極作為、辛勤奉獻,認真落實各項要求,推動“雙減”工作取得明顯成效。
一是教師育人觀念逐步轉變?!半p減”工作的實施進一步強化了廣大校長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、責任感,激發(fā)了減負提質增效的工作熱情,表現出強烈的教書育人情懷和高尚的無私奉獻精神,更加注重學生全面培養(yǎng)、全面發(fā)展,有力支撐了學?!半p減”工作。
二是作業(yè)管理制度基本建立。各地各校普遍制定了較完善的作業(yè)管理辦法,建立了作業(yè)公示制度,學校普遍做到了作業(yè)管理“壓總量、控時間”要求,絕大多數學生能在規(guī)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(yè),不少地方還研究出臺了提高作業(yè)設計質量的具體措施,制定了分學科作業(yè)設計指南,開展教師作業(yè)設計大賽和優(yōu)質作業(yè)展示交流活動。
三是課后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。各地各校把實施好課后服務作為彰顯學校辦學特色、提高辦學品質的重要途徑,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(fā)展、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?!耙恍R话浮逼毡橹朴喠苏n后服務實施方案,90%以上的學生和教師參與了課后服務。在利用課后時間指導學生有效完成書面作業(yè)的同時,普遍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項目,有力促進學生的學習回歸校園、全面發(fā)展。
四是課堂教學改革逐步深化。學校積極建立教學基本規(guī)程,強化教研備課、教學評價,更加注重改進教學方法,提高教師隊伍素質,普遍做到了起始年級“零起點”教學、建立了學習困難學生幫扶制度,切實保障學生學業(yè)質量。
學校落實“雙減”的工作得到了廣大家長、社會的普遍歡迎和好評。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,校內減負成效初顯,作業(yè)負擔明顯減輕,73%的家長表示孩子完成書面作業(yè)時間比“雙減”前明顯減少,85.4%的家長對學校課后服務表示滿意。《中國青年報》調查顯示,72.7%的家長反映教育焦慮有所緩解。通過學校直報平臺7714萬份家長無記名調查問卷反映,97.3%的家長對學校減負提質工作表示滿意。
三、鞏固成果,全面提高學校落實“雙減”工作水平
雖然學?!半p減”工作開局良好,取得明顯進展,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成果還比較脆弱,與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不少差距,還需要接受檢驗、持續(xù)鞏固、提高水平。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,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堅持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,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,緊緊抓住這次教育改革的重大機遇,切實轉變教育觀念,發(fā)展素質教育,發(fā)揮好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,圍繞“鞏固成果防反彈、消除盲點找問題、提高水平抓突破”,推動“雙減”落實繼續(xù)往深里走、往實里走、往高里走,緊緊抓住“三個提高”,扎實推進學校減負提質工作上水平,并納入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。
一是作業(yè)管理再強化。在“壓總量、控時間”基本到位的基礎上,注重“調結構、提質量”?!罢{結構”包括學科之間作業(yè)總量的統籌和不同類型作業(yè)的統籌?!疤豳|量”就是在精準分析學情的基礎上,提高作業(yè)的針對性、有效性,進一步減少重復性、機械性作業(yè)。指導各地充分發(fā)揮教研機構的專業(yè)支撐作用,研究制定分學科的作業(yè)設計指南,組織開展優(yōu)質作業(yè)設計展示交流活動。進一步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輔導,促進學生盡可能在學校完成書面作業(yè)。
二是課后服務再提升。在實現校校全覆蓋、時間保障“5+2”基礎上,要注重強保障、提質量,進一步豐富課后服務內容、項目,切實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、有效性。要充分挖掘教師潛力,深入開發(fā)校本課后服務項目資源,同時通過“請進來、走出去”等方式,積極利用校外有益資源健全課后服務體系,適當減輕教師負擔。要督促指導各地加快落實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,確保經費落實到位,保護好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創(chuàng)造性。
三是課堂教學再提質。教學質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線。在“雙減”背景下,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、確保學生學業(yè)水平,是我們必須答好的一道必答題。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把教學工作作為核心工作去抓,切實提高學校教學工作科學化、專業(yè)化、規(guī)范化水平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分學科制定教學基本要求,學校要健全教學管理規(guī)程,嚴格落實教學計劃,強化教師備課和校本教研,提高課堂教學水平。精準分析教情學情,通過學生課堂表現、日常作業(yè)、初中期中考試、學業(yè)質量監(jiān)測等途徑,逐一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,有針對性地做好輔導答疑和拓展提高工作,特別是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要加強重點幫扶,確保學生學業(yè)質量水平達標。
四是賦能教師再發(fā)力。把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作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。要通過教師培訓賦能,聚焦新課程、新教材、新方法、新技術,有效實施國培計劃和各級教師培訓計劃,切實提高教師育德、課堂教學、作業(yè)與考試命題設計、實驗操作、課后服務和家庭教育指導等能力。要通過教研工作賦能,充分發(fā)揮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、各專委會以及各級教研機構的專業(yè)支撐作用,強化教學改革研究與課堂教學指導,積極開展各個層面、各種形式的教學交流和教研活動。加強課堂教學成果的展示交流,做好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工作,激勵教師積極投身課堂教學改革,不斷凝練教學經驗,總結教學成果,提高教學能力和育人水平。要通過信息化賦能,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,不斷擴大優(yōu)質教育資源共享面、使用面,為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改進課堂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服務。
五是宣傳引導再深入。各地要通過多種方式持續(xù)、深入、細致做好宣傳、解讀、引導工作,深入宣傳“雙減”文件及配套政策,深入宣傳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和家庭教育觀念,深入宣傳“雙減”工作取得的實際成效,通過教師、學生、家長等談變化談感受,通過名校長、教學名師、專家學者談理念談方法,多層次、立體化、系列化做好宣傳引導工作,使“雙減”工作的理念、政策、成效家喻戶曉、深入人心,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,緩解家長焦慮,切實形成支持“雙減”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。
(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黨支部書記、司長 呂玉剛,本文系作者在2021年12月3日舉行的第十二屆新華網教育論壇上的發(fā)言。)
《人民教育》雜志2021年第23期,原題為《做優(yōu)做強學校教育 全面提高落實“雙減”工作水平》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essenceperformancenetwor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