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0月,《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》出臺。隨后,云南、北京等地相繼公布中考體育改革方案,引發(fā)社會廣泛關注。在此,本刊編輯部從專家、區(qū)域、學校三個視角出發(fā),探討有效實施中考體育改革、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(fā)展的新路徑。
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、體魄強健、意志堅強、充滿活力,是一個民族生命力旺盛的體現(xiàn),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,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。黨和國家始終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,努力構建中國特色教育制度體系,建立健全初中畢業(yè)生升學體育考試(以下簡稱“中考體育”)制度,以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(fā)展的培養(yǎng)目標。
中考體育是應對學生體質健康下降趨勢的重要舉措
由于歷史原因以及現(xiàn)實因素的影響與干擾,體質健康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國民眾,尤其是兒童青少年學生。1979年,教育部等部門組織科研人員對16個省市近20萬名漢族大中小學生進行的體質與健康調查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隨著社會經濟的發(fā)展,中國學生體質健康整體良好,營養(yǎng)狀況改善,身高、體重等身體形態(tài)都得到了快速發(fā)展,但是,身體機能、素質開始出現(xiàn)下降趨勢。
如何遏制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勢頭?受高考“指揮棒”現(xiàn)象的啟示,以考試的方式來解決此問題的思路與辦法也應運而生。1979年,上海市崇明中學試行升學加試體育,這是我國中考體育的發(fā)端。在此基礎上,1980年原國家教委體育司開展調研并將中考體育向全國推廣,進行中考體育試驗。直到1990年,國務院批準頒發(fā)的《學校體育工作條例》中第九條明確規(guī)定:“體育課是學生畢業(yè)、升學考試科目?!睆拇?,初中畢業(yè)升學體育考試納入了法治化的軌道。
1997年,原國家教委印發(fā)《初中畢業(yè)生升學體育考試工作實施方案》,決定自1998年開始在全國逐步實行中考體育;1999年,教育部印發(fā)《關于初中畢業(yè)升學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》指出“要嚴格體育課的考勤制度,積極試行將體育課成績和平時參加體育鍛煉情況計入體育考試總分”;2007年,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》明確提出要“全面組織實施初中畢業(yè)升學體育考試,并逐步加大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分量”。至此,中考體育作為一種制度創(chuàng)新,從起源、試驗、試點到全國實施,歷經40多年,已為社會廣泛認知、普遍接受。
中考體育成績斐然,有效改善初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
繼1979年開展全國省會漢族學生體質與健康調查研究之后,從1985年開始,教育部等六部門著手建立每5年一次的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制度,調研對象除漢族學生之外,進一步擴大至全國25個民族的大中小學生。連續(xù)8次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表明,從1985年至2019年,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總體改善,特別是身高、體重、胸圍等形態(tài)指標增長顯著。但是,機能、體能水平在1995年達到最高水平之后,總體進入下降通道。其中,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情況是,在14—16歲年齡階段,學生機能、體能水平均相對平穩(wěn)。但是,從高一年級以后(16歲、17歲),其水平持續(xù)下降,存在“大學不如高中,高中不如初中”的突出現(xiàn)象。
為什么會呈現(xiàn)這樣的結果呢?綜合分析認為,正是中考體育的“指揮棒”作用導致了這個結果。目前,中考體育的考試項目,大多數(shù)是體能素質測試項目,如耐力、力量、速度等,而中考項目和體質與健康調研測試項目緊密相關,“考什么就練什么,考什么也測什么”,其拉動效果必然顯著。換句話說,自1985年以來,提升學生體能素質水平的種種努力,以中考體育的成效最為明顯。
中考體育制度日趨成熟,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改進
在教育部的統(tǒng)一指導下,中考體育制度推進總體順暢,作為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獨特有效手段,在持續(xù)調整、不斷完善中逐漸獲得了社會尤其是家長的認可。
首先,考試項目的主體為可以客觀計量、方便測量的項目,最大限度避免人為主觀干擾。從全國范圍看,大多數(shù)地區(qū)選擇的測試項目都針對青少年體能的弱項、問題項,如耐力、力量、速度素質,也有部分地區(qū)把反映學生身體機能的肺活量、反映營養(yǎng)狀況的身高體重比等也列入測試內容,體現(xiàn)了中考體育與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》的結合。其次,考試項目逐步由體能素質向運動技術技能測試拓展,鼓勵學生掌握運動技術。在運動技能方面,部分地區(qū)把籃球、足球、體操、武術、游泳等作為測試內容。再其次,為了避免對體育教學過程的沖擊,考試成績總分的構成,除了現(xiàn)場考試成績外,也包括對平時體育教學的過程性考核情況。有的地區(qū)將平時體育課成績、出勤率、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》測試成績等過程性考核情況計入中考體育總分。
但是,與復雜的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相比,考試是一種簡單手段,并且還是一種高利害評價方法。因此,盡管推行過程中進行過反復的“調試”“修改”,中考體育依然存在一些問題。
第一,考試方案差異較大。中考體育標準由地區(qū)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并組織實施,所以“各省不同”“各區(qū)為戰(zhàn)”是普遍現(xiàn)象。第二,科學性有待強化。中考體育以公平為第一要素,而項目是否能全面反映并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,男女學生測試項目評分是否均衡,病弱學生如何適度考慮等,尚缺乏科學系統(tǒng)的研究。第三,過程性考核計分存在漏洞。在教學實踐中,過程性考核送分、造假現(xiàn)象的存在,嚴重影響了中考體育的嚴肅性、權威性。第四,應試傾向明顯。中考體育往往引發(fā)“考什么教什么”“考什么練什么”的應試現(xiàn)象,而且隨著成績總分不斷加碼,由于沒有徹底解決科學性、公平性問題,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新的考試負擔。
新時代學校體育政策落地,中考體育迎來改革新契機
毋庸諱言,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依然是學校體育工作面臨的最大痛點問題,學生體質健康持續(xù)下降趨勢尚未徹底扭轉。一方面,耐力、力量、速度素質持續(xù)下降等一直存在的“老問題”還沒有解決;另一方面,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,因體力活動減少、靜坐時間增加,加上不合理膳食影響,學生視力不良、超重肥胖、脊柱側彎等“新問題”也日趨凸顯。因此,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中考體育制度設計只能強化,不能削弱。
從2020年開始,全國各地陸續(xù)出臺了一些新的中考體育改革方案。梳理、總結各地中考體育新政策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有4個比較明顯的特點:其一,由地區(qū)級統(tǒng)一考試向全省統(tǒng)一考試轉變;其二,由相對單一的體能測試向體能、技能、知識綜合測試轉變;其三,由統(tǒng)一測試向統(tǒng)一測試加上過程性考核相結合轉變;其四,考試分數(shù)不斷提高,占初中升學總分比例也相應增加,考試難度增加。需要強調的是,改革中考體育要有科學的態(tài)度,推出考試方案是容易的,難點在于方案是否科學、合理、可行,是否能夠保證和加強考試的權威性、嚴肅性。
2021年12月,北京市教委出臺《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》。該《方案》有4個特點:一是現(xiàn)場考試增加項目選擇性,采取分類限選的方式,把內容劃分為4類,設置22項考試內容(比以往考試內容增加了14項),每位學生可挑選4項;二是過程性考核取消了出勤情況等計分,減少了主觀判斷;三是將過程性考核延伸至小學四年級、六年級和初中二年級;四是增加了體育與健康知識考核,采用的具體方法是機考??傮w上,過程性考核體現(xiàn)中小銜接、以測促練、抓早抓小,現(xiàn)場考試增加供給、豐富選擇、兼顧差異,盡管還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處,但“北京方案”仍不失為一個有創(chuàng)新意義的值得研究、借鑒的方案。
為了保證中考體育制度得到進一步鞏固,中考體育改革必須堅持的最為重要的原則是:堅守維護健康的初心,避免成為學生新的負擔。中考體育可以改善學生體質健康,是激勵青少年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手段。但是,由于考試成績關乎學生升學,所以考試本身的性質決定了中考體育往往會成為一把“雙刃劍”??荚囋O計不合理、考試手段應用不當,會導致與設置考試的“初心”相反的結果。因此,中考體育改革必須防止出現(xiàn)3個不良后果:一是成為應試導向,二是成為新的學習負擔,三是成為培訓機構販賣焦慮的工具。另外,中考體育改革不是競技體育,不能以追求身體極限為目標。
綜上,中考體育的改革亟須注意以下4個問題:
首先,難度要適度,區(qū)分度不宜太大。中考體育的難度應以大部分學生通過學校安排的正常體育教學、體育活動、體育鍛煉,都能達到基本要求為宜,具體尺度應掌握在85%的學生能夠拿到85%以上的成績?yōu)榧?。體育計入升學總分,要與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基礎教育總課程中的占比相匹配,比例不宜超過12%。
其次,應增加項目的選擇性,提高中考體育的適應性。體育考試不必要求所有人都考一樣的項目,可以根據個體情況,增加項目的選擇性。如引體向上不行,可以實心球擲遠;立定跳遠不行,可以縱跳摸高。多樣化的選擇,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,更符合學生的實際。
第三,重視過程性考核,避免人為操控。要以鼓勵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為導向,要有效防止學生平時出勤、態(tài)度、測試等方面考核流于形式的情況出現(xiàn),改革內容設置,嚴肅考務工作。
第四,利用現(xiàn)代化技術手段,增加考試次數(shù)。與文化課考試不一樣,中考體育項目是公開的。所以,為了激勵學生自覺鍛煉、積極鍛煉、經常鍛煉,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多次的測試和數(shù)據采集。
經過近40年的努力,我國已構建形成相對科學、合理、可行的中考體育制度。這個制度的構建、實施、改進與完善,在推動各地加強學校體育工作,深化體育教育改革,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、體魄強健、全面發(fā)展等方面,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進入新時代,兒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在改變,生活環(huán)境在改變,旨在提高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的中考體育也要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,興利除弊,以深刻的變革滿足學生對健康成長、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(作者吳健,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(wèi)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)(《中國民族教育》雜志2022年第1期)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essenceperformancenetwor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