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訊(記者 王志鵬 通訊員 方迪)“和家人一起貼對聯(lián),包餃子”“堅持每天做一項或二項體育運動半小時”“每天堅持閱讀課外書籍最少半小時”……今年寒假前,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(qū)不少學校都發(fā)布了“寒假成長指南”,指導孩子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。
不久前,人民路小學碧桂園校區(qū)最先發(fā)布“指南”,依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,從體味中國年、閱讀經典書籍、體育鍛煉、家務勞動、相約冬奧及課外實踐活動等方面,給學生寒假學習生活提供了具體有效的方法和建議。
濱江實驗學校則在“指南”中將基礎性作業(yè)、實踐性作業(yè)、拓展性作業(yè)貫通融合。比如一年級的“閱讀小能手”“勤勞小管家”“快樂小虎娃”;二年級的“置辦年貨”“書香少年”“運動健將”;三年級“詩情畫意,歌以詠志”“別樣清單,趣味日記”等。
“假期好比音樂的休止符,但絕不是成長的休止符?!比嗣衤沸W碧桂園校區(qū)副校長方芳說,一個不一樣的寒假可以讓學生更自由地釋放童心,為“雙減”賦能,為孩子們美好的童年生活增添色彩。
除了學校層面對學生寒假生活的安排指導,不少教師立足本學科,對本班學生的作業(yè)進行更為精準的指導。
綠地實驗學校二年級語文教師徐芳精心整理,開出了低年級課外閱讀推薦書目,包括《奶奶的除夕夜》《父與子》等44本課外書?!跋啾扔谌ツ甑募埞P作業(yè),今年的語文寒假作業(yè)更加偏重閱讀,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假期讀上幾本自己喜歡的課外書?!?/p>
雙蓮寺小學語文教師朱麗芳給學生的作業(yè)指導更加豐富:撰寫五段祝福短信,并發(fā)送給親友;觀看北京冬奧會比賽,評選出最喜歡的運動員,制作人物名片;走親訪友,聽家里的長輩講述家風的故事……
在書本上寫的作業(yè)少了,動手實踐的作業(yè)多了,對孩子們來說,“雙減”后的這個寒假,有了更多思考、創(chuàng)新探索的時間與空間,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有趣。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essenceperformancenetwor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