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迎面走過來的這4名年輕人是誰?”日前,正在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第三師托云牧場學校采訪的記者,在校門口有了一場偶遇。
“他們是大學生志愿者?!蓖性颇翀鰧W校教師李曉楠對記者說。托云牧場地處帕米爾高原,位于邊境線上,托云牧場學校也被稱為國門學校。
“我們募捐了些學習用品、文具、圖書,還有玩具等物品,今天特地送過來,是給托云牧場學校孩子們的禮物?!弊钕日f話的大學生志愿者名叫蔣婷,2019年從湖南師范大學畢業(yè)后,她選擇到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最偏遠的地方當一名志愿者,如今是第三師四十四團幼兒園的一名教師。她工作的地方離托云牧場學校有200多公里。路途遙遠,夏日炎炎,但這些都沒阻擋住志愿者們?yōu)楦咴⒆铀投Y物的愿望。
2019年,畢業(yè)于運城學院的李瑞軍來到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,被任命為圖木舒克市錦繡街道團委副書記,“兩年后,我選擇到圖木舒克市300公里外的更艱苦的托云牧場來當志愿者”。
還有董峰和鄧玉環(huán),他們分別畢業(yè)于青島大學和長江大學,2020年來到兵團第三師,成為志愿者。
“這里很艱苦,能適應嗎?”記者問始終微笑著的蔣婷。
“來之前,我在腦海里想象過這里,是個沒有路、沒有車、特別艱苦的地方?!笔Y婷說,“來了之后才發(fā)現(xiàn),這里比想象中好太多,一點都不艱苦?!贝髮W畢業(yè)時,她已經(jīng)找好了工作單位,有機會留在深圳,但蔣婷選擇了放棄,成為一名志愿者,來到了祖國的邊疆。
“有什么困難嗎?”記者問。
“困難?真沒什么困難,即便有,也都是能夠克服的。”這4名大學生志愿者有著同樣的想法。
采訪中,他們說得最多的是收獲。
去年,李瑞軍考上了托云牧場的“大學生鍛煉崗”,這意味著他選擇留在這里工作了?!拔液芟矚g這里,志愿者經(jīng)歷讓我收獲了很多,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越來越清晰地在我心里升騰起來。”李瑞軍說,“我很慶幸來到這里,找到了被需要、被重視的感覺。工作上給平臺,生活上關心照顧,作為剛邁出校門的大學生,我在這里成長得很快?!?/p>
“我大二時參軍入伍,成為一名軍人。如今,我又成為一名大學生志愿者,服務于邊疆,我覺得,一路走過來,都是值得的?!编囉癍h(huán)說,“入伍時,希望成為一名守邊的軍人,但未能如愿。如今,作為祖國邊境線上的一名志愿者,我的愿望實現(xiàn)了?!?/p>
和剛出校門時相比,經(jīng)歷了多個崗位歷練的李瑞軍成熟了很多,“托云牧場地處邊境,我要成為一名新時代守邊人”。
志愿服務結(jié)束,蔣婷打算回到學校讀書,提升自我,之后,去西藏自治區(qū)當志愿者,“等實現(xiàn)這個愿望后,再回到新疆,回到兵團,回到這里,為這片熱土貢獻自己的力量”。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2年08月26日第2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(quán)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essenceperformancenetwor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