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地迎來開學季,許多孩子在這個階段會出現(xiàn)開學焦慮。開學焦慮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行為表現(xiàn),是孩子在從“假期模式”向“學校模式”轉換的過程中,為了應對生活、學習、人際等方面的變化而產(chǎn)生的應激反應。對某些孩子而言,開學焦慮是助力,它能激活孩子在假期儲備已久的能量資源,助其以積極的身心狀態(tài)迎接挑戰(zhàn);但對某些孩子而言,開學焦慮如同纏繞在心頭的麻繩,各種擔憂交織在一起,使其煩躁不安卻又難以開解。比如,“新學期知識太難學不會怎么辦?”尤其是一些本就感到學業(yè)壓力大、人際交往有困難的孩子,這種焦慮感受會更明顯。
家長是孩子的重要他人,用心了解孩子此階段的心理特點,仔細體察孩子情緒背后的心理需求,悉心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,可以幫助他們更從容、更有信心地迎接新學期挑戰(zhàn)。
一是做不焦慮的家長。許多家長也有開學焦慮。當他們不斷和孩子強調“開學了,要收心了,新學期要更努力”時,反映出的恰是自己內(nèi)心的擔憂。而這些緊張、擔憂會傳染給孩子,使孩子對開學產(chǎn)生逃避甚至抗拒。因此,家長要覺察到自己的情緒狀態(tài),有意識地調整心態(tài)。開學初期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,允許孩子有適應的過程,而不是要求他們突然從放松一下子就進入緊張的狀態(tài)。期望降低了,家長給自己的壓力也就減小了。
二是理解孩子的焦慮。許多家長對孩子的開學焦慮渾然不覺,更加不清楚他們焦慮的緣由。孩子開學焦慮無外乎這些原因:習慣了假期的自由,不想回到忙碌的學習生活,覺得既累又單調;習慣了家庭生活的放松,不愿意處理學校的人際關系,尤其是一些本就有社交焦慮或需要寄宿的學生;以前的知識還沒消化吸收,開學后又是一堆新知識在等著自己,擔心和別人差距越來越大。建議家長主動找孩子聊一聊開學的感受,可以試著這么說:“剛過完春節(jié),我真不想上班,可能是假期在家太舒服了,你開學了,會不會和我的感受一樣?”這樣不僅能傳遞關心,還能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、被接納,使他們更加信任家長,更愿意傾吐心聲。當家長了解了孩子焦慮的真實緣由,才能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,如帶孩子制訂新學期目標與計劃,主動幫孩子約同學聚會。
三是逐步調整生活節(jié)奏。首先要調整生物鐘,引導孩子按照平時上學的時間作息,慢慢適應開學的節(jié)奏。家長最好能和孩子一起調整作息,不要一邊要求孩子早睡,一邊自己刷手機熬夜。其次要減少娛樂,逐漸增加學習時間,讓孩子從假期浮躁的狀態(tài)中靜下來,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(tài)。可以聊一聊新學期打算,擬定學習目標,培養(yǎng)孩子對新學期生活的希望感。
(作者系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教研員、博士)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3年02月21日第2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essenceperformancenetwor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