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通訊員 周天弘 靳軍 記者 馮麗)近日,甘肅天水麥積區(qū)一場春雨后,漫山遍野的蘋果樹樹體上大大小小的紫褐色斑塊格外刺眼。
在麥積區(qū)馬跑泉鎮(zhèn)龍槐村的一片果園里,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、果樹病害團隊成員黃麗麗查看著果樹的發(fā)病情況。她時而俯身細察病枝,時而蹲下觀察樹根,鞋上粘的泥土越來越多,眉頭也愈加緊鎖。周圍十多個果農神情更顯焦慮。
“教授,是我們刮病斑的方法有問題,還是抹的藥不合適?”果農吳建剛向黃麗麗請教。天水優(yōu)達農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李勛卿在一旁直接訴苦:“腐爛病父輩們刮了幾十年,樹都換一茬兒了,我們還在刮!”大家七嘴八舌算了一筆賬,每畝果園刮治病樹的成本高達1000元,僅人工費就占600元。
天水花牛蘋果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。目前,天水花牛蘋果種植面積有80多萬畝,總產量達200萬噸,涉及農戶40多萬戶。龍槐村就有近2萬畝。
近年來,這個富民產業(yè)卻越來越受制于蘋果樹腐爛病。病斑年年刮,年年有,還不斷復發(fā)擴大,不少果農開始忍痛鋸枝挖樹。有什么良藥妙招能根治這煩人的腐爛病?果農們的目光急切地聚焦在兩位教授身上。
“在果園病斑很多的情況下,可以通過病斑上劃道涂藥來治療。”黃麗麗手持刮刀,一邊演示一邊講解。
“這些枝條上隱藏著很多病菌,大家要把冬季修剪下來的枝條、春季刮掉的病樹皮等收集起來,用塑料布蓋起來或者運回家當柴燒了。”黃麗麗從果農清園后堆積在路邊的枝條上撿起一個病枝對大家說。
“春病夏防,要變被動打掃戰(zhàn)場為主動預防敵人入侵?!秉S麗麗給果農們開出了“處方”:有病的果園果區(qū),每年7至8月采用“噴淋樹干”的方法將藥劑均勻噴灑在樹上,消滅病菌,從而防止新病斑產生并降低老病斑復發(fā)。讓果樹從“刮骨療傷”到“防病健體”,推廣后可使果園新發(fā)病斑率下降80%左右。
聽黃麗麗這么一講,果農陳建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。13畝果園可是他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。“有了專家的技術扶持,我們有信心防住腐爛病,讓日子越過越紅火。”陳建國說。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5年03月27日 第01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essenceperformancenetwor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