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娟等人在2025年第3期《中國科學院院刊》發(fā)表《智能時代公共安全體系面臨的技術挑戰(zhàn)》一文,提出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在不斷降低傳統(tǒng)違法犯罪成本的同時,也催生了新型違法犯罪活動,不斷撼動現(xiàn)有社會信任體系,使公共安全治理面臨更嚴峻的挑戰(zhàn)。具體來說,利用人工智能批量生成的虛假信息,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(wěn)定;換臉變聲的新型詐騙,危害個人安全;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私人性內容圖像,侵犯個人隱私和名譽。要按照公共安全事件“事前—事中—事后”分階段管理機制,圍繞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制作和傳播過程,構建“生成時可賦標、傳播中可鑒別、案發(fā)后可溯源”的檢測體系。(韓曉萌 輯)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5年04月17日 第05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essenceperformancenetwor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